模塊化運輸系統穩(wěn)步推進 雙掛車試運行已被提上日程
前不久,在世界道路運輸與公交車輛大會上,一款雙掛汽車列車(以下簡稱“雙掛車”)引起了行業(yè)的廣泛關注。
作為一款高效節(jié)能的運輸車輛,雙掛車在歐洲已經推廣應用多年。而在中國,受標準法規(guī)、道路狀況以及車輛水平的影響,該車型并沒有得到普及。不過,隨著道路運輸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國家對節(jié)能減排的高度關注,以雙掛車為代表的模塊化運輸有望迎來春天。
歐洲已成功應用多年 國內運輸行業(yè)亟待引入
在歐洲,雙掛車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車型,它以貨物單元為出發(fā)點,通過托盤運輸最大化組成了7.82米長的交換箱和13.6米長的半掛箱,兩種箱體可搭配掛車底盤,形成不同組合的汽車列車模式。常見標準是25.25米總長的汽車列車,部分道路可允許32米超長汽車列車進行貨物運輸。
早在2004年,荷蘭就開展了雙掛車的試運行;2006年,德國也開始進行組合列車項目測試,將標準車貨總重40噸的普通半掛車升級為車貨總重60噸的雙掛列車,并在2年內完成了15萬公里的道路實測。
相較普通“牽掛”組合,雙掛車的運輸容積可提升50%,各類綜合貨物組合的運輸單位成本平均可減少34%,極大提升了運輸效率;通過使用汽車列車這種運輸模式,道路運輸可減少10%的運輸貨物單位燃料消耗,同時還降低了運輸成本,道路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釋放,并且減少了事故風險。除了商業(yè)效益,雙掛車帶來的環(huán)境、社會收益也非常顯著,它擁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公路路面磨損、緩解司機短缺等優(yōu)勢。
在我國,受GB1589-2016中“車輛最大允許總質量為49噸、最大總長不超過16.5米、汽車列車總長不超過22米”等標準的限制,真正意義上的汽車列車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應用。
近年來,由于用戶對裝載量和時效性的追求不斷提升,在國內長途干線運輸市場上,超大、超長的集裝箱車輛頻現。雖然其運輸效率較高,但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也難以實現規(guī)范管理,并且有較高的安全隱患。另外,17.5米低平板半掛車盡管原則上只能運輸不可拆卸的大件物品,但從目前的市場使用情況來看,大量白色家電和輕泡散貨都采用該車型運輸,不僅危害道路運輸安全,還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對此,物流行業(yè)專家孔震直言,雖然上述車型均是違規(guī)的,但客觀來講,以這兩種車型為代表的運輸需求卻在不斷提升。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禁止此類車輛上路運行,勢必會增加發(fā)車量和物流成本。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支持繼續(xù)優(yōu)化GB1589的原因。我們相信,通過引進25.25米雙掛車,不僅能為高效公路運輸鋪平道路,還將進一步促進多式聯運及跨境公路物流的發(fā)展。“斯堪尼亞中國集團總裁兼HVTT全球副總裁何墨池說道。
雙掛車試運行已被提上日程
據業(yè)內知情人士透露,雙掛車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國內部分地區(qū)示范應用。為了求證此事,《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了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高效運輸裝備運用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他向記者表示,鑒于當前國內市場形勢,雙掛車的相關技術研究亟需提上日程,為我國道路運輸行業(yè)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fā)展提供技術儲備。
“我們主要出于四個方面的考慮。”上述負責人指出,第一,道路運輸體量大,節(jié)能減排任務重。目前道路運輸的貨運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占比達70%以上,快遞快運行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對大容積運輸車型的需求日益高漲。同時,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道路運輸行業(yè)面臨巨大的節(jié)能減排壓力,亟需開展車型相關技術研究,降低長途和干線運輸能耗。第二,非標車型的淘汰,亟需替代車型補充。隨著現存17.5米低平板半掛車使用年限陸續(xù)到期,以及行業(yè)不斷加強對17.5米低平板半掛車、超限廂式半掛車等非標車型的治理,道路運輸行業(yè)亟需替代車型,解決運輸從業(yè)者對大容量運輸的現實需求。第三,國際上雙掛車使用經驗足夠豐富,車型技術成熟,為交通運輸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和學習基礎。第四,我國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加入聯合國《TIR證國際貨物運輸海關公約》,成為第70個締約國,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但由此帶來的我國車型與國際車型接軌的呼聲越來越高。如今,完善我國道路運輸車輛類型已迫在眉睫。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已將雙掛車試運行提上日程。
上汽紅巖技術中心整車總布置經理萬剛也指出,在國家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和“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創(chuàng)新運輸結構、大力發(fā)展多式聯運是公路運輸發(fā)展的重點。雙掛車作為高效公路運輸的趨勢組合車型,對相關產品的研究和開發(fā),將助推公路運輸市場轉型升級。雖然目前政策方面仍有現實難題無法克服,但相信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以及車輛技術的逐漸成熟,相關的交通法規(guī)標準也會有更靈活的修訂和調整。
困境猶存 多方協力上下求索
長遠來看,雙掛車若想在國內實現合法上路,除了原有法規(guī)標準的限制,還將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比如車輛可靠性、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區(qū)域等。
對于以上痛點,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高效運輸裝備運用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部分車輛制造企業(yè)已基本具備雙掛車的生產制造能力,但相關的產品標準法規(guī)、測試評價方法、駕駛技能、運營監(jiān)督管理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儲備還有待加強。在雙掛車技術研究的基礎上,可通過開展示范試點運營活動,完善相應的技術標準和法規(guī)政策,然后再考慮全面推廣。
至于道路基礎設施,該負責人認為,當前我國的道路基礎設施水平已媲美歐洲,相關道路線型標準要求與歐洲一致,因此通過合理規(guī)劃通行線路、嚴格落實安全監(jiān)控,雙掛車可在我國高速公路或主要干線上運營。
可以預見的是,雙掛車最先投入的運營場景將是城際、城市高效物流和快遞物流,主要面對的市場是低密度、高容積的廂式貨運領域。對于投入使用的車輛會更加注重安全、智能、高效、舒適、可靠,像EBS(電子制動系統)、AEBS(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盤式制動等均會是雙掛車的標配。
“雙掛車在歐洲已實現不同品牌的混合編隊,這種先進運營模式引入中國后,必將促進中國廂式物流運輸提質發(fā)展。中國掛車行業(yè)也將從低平板+篷布時代向廂式模塊化運輸進階。”萬剛說道。
“市場細分和雙向發(fā)展是未來公路貨運市場的重要趨勢,模塊化運輸作為新的運輸模式,對推動車型標準化、多式聯運、甩掛運輸、掛車共享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建議適當擴大雙掛車的試點范圍,同時從法規(guī)和標準源頭消除制度‘障礙’,加大超載超限的監(jiān)管力度,推動模塊化運輸在中國的應用和發(fā)展。”某重卡品牌負責人說道。
“雙掛車的推出對中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既滿足運輸企業(yè)的實際發(fā)展需要,提高車輛的運輸效率,又為我國車輛制造企業(yè)擴展車型結構和種類、提高技術水平、推動國際接軌提供了助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促進交通強國建設。我們希望更多車企能夠加入進來,本著‘先進適用、完備可控’的總體要求,朝著安全可靠、智能網聯、低碳綠色的方向邁進。”上述負責人如是說。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汽車產業(yè)排行榜
-
2022-01-28 16:2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汽車產業(yè)熱門推薦
-
2022-01-28 16:26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